美股强争笑到代币霸最后化三谁能
说来也巧,就在特朗普可能放松金融监管的风声愈演愈烈之时,沉寂多时的代币化股票市场突然又热闹起来了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,我不得不说2025年这场以RWA为名的新战役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 记得2017年STO概念刚出来那会儿,业内简直疯了一样。我当时采访的几个项目方,个个都说要把传统证券合规上链。结果呢?高昂的合规成本和流动性困境直接让这波热潮胎死腹中。 2020年DeFi Summer时期更是个笑话。Synthetix和Mirror搞的那些合成资产,说白了就是"山寨美股"。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做市商朋友在里面亏得血本无归——链上需求不足,做市简直就是在自杀。 最让我唏嘘的是FTX那段。2021年10月月交易量都冲到9400万美元了,结果呢?直接动了传统交易所的奶酪,监管大棒一挥,全都玩完。 如今这波新玩家明显学聪明了,各自找到了独特的生存之道。 说实话,当我看到Robinhood选择Arbitrum时并不意外。毕竟人家要的是性价比,又不是去中心化信仰。但最绝的是他们的法律设计——在欧洲市场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个OTC合约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在投行工作时,那些结构产品部门的同事整天琢磨的就是这种"曲线救国"的招数。 不过我得提醒各位,这种衍生品模式的水很深。前几天他们推出OpenAI相关代币后,OpenAI马上就出来撇清关系。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普通投资者真的能handle吗? 相比之下,xStocks的路子就野多了。他们把真金白银的美股锁在瑞士SPV里,然后在Solana上发代币。我在Solana链上查过他们的储备证明,确实1:1对应,这点比当年的FTX强多了。 但问题是,这种完全开放的玩法能走多远?我记得去年有个对冲基金朋友跟我说,他们在xStocks上套利时,经常遇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。而且监管哪天不高兴了,随时可能喊停。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StableStocks。他们既不学Robinhood搞封闭花园,也不像xStocks那样完全开放,而是搞了个"DeFi-lite"。 我在澳洲的朋友试过他们的产品,用他的话说:"就像Robinhood和Uniswap生了个孩子"。确实,对新手来说这种半开放的模式可能更容易上手。但长远来看,这种"既要又要"的策略真的能成吗? 作为一个见证过太多金融创新的老油条,我觉得目前的代币化股票市场存在几个致命伤: 首先,24/7交易就是个伪命题。试想一下,纳斯达克休市时,链上做市商拿什么对冲?要么漫天要价,要么直接撤单,这不就是个死循环吗? 其次,这些所谓的"去中心化"产品,其实都建立在中心化的信任基础上。SPV、托管银行、合作券商,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得完蛋。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,现在的代币化股票就像个"太监版"的美股——只有价格没有权利。不能投票、不能参加股东大会,这还叫持股吗? 说到底,这场竞赛比的不是谁的技术更花哨,而是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。Robinhood有庞大的用户基础,xStocks有DeFi生态加持,StableStocks有中庸之道的灵活性。但最终胜出的,一定是那个能让用户发自内心觉得"真香"的产品。 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,我想说的是:代币化股票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场,好戏还在后头呢!历史轮回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代币化股票
三足鼎立:三种截然不同的玩法
Robinhood:华尔街巨头的降维打击
xStocks:DeFi原住民的倔强
StableStocks:中庸之道的智慧
终极拷问:谁能笑到最后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卡尔达诺(ADA)在熊市中逆袭:这次真能突破1.5美元大关?
- 场外交易: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
-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: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?
-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: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
- XRP ETF的春天何时到来?贝莱德的态度与监管迷雾
-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,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
-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: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
- 市场观察: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,我们该警惕什么?
- 11人创造百亿神话:这家低调的加密交易所凭什么碾压Tether?
-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- 比特币十月见顶?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DeFi与实体资产联姻:一场监管与创新的博弈
- 【市场观察】本周加密货币行情展望: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
-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:反弹or继续下探?
- 海南华铁案例启示:中小企业如何玩转RWA?
- 重磅!7月CPI数据引发市场巨震 川普与鲍威尔火药味十足
- 全球瞩目的经济华山论剑:杰克逊霍尔年会即将引爆市场
-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: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?
- 加密世界早报:巨头动作频频,市场酝酿新变局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