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置创新虚拟到的我京看在北货币涉案实践
最近经济日报的一则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,说的是北京警方如何处理那些被扣押的虚拟货币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业内人士,这让我感到既好奇又欣慰——毕竟在这个新兴领域,司法实践总算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。 说实话,这个问题困扰了业界很久。我见过不少案子,明明法院都判了,可那些被查扣的比特币、以太坊还躺在钱包里"睡大觉"。北京现在的做法很有意思,他们摸索出了两种处理时机:一种是案子还没到法院时,公安就先找专业机构把币变现;另一种是等法院判决生效后,由法院委托公安来处置。 我特别留意到顺义区法院的一个案例,他们给分局发了个《委托执行函》,这就像把接力棒交到专业人士手里。想想也是,毕竟法院的法官们天天忙着审案子,哪有时间研究怎么卖比特币最划算? 北京这次真的走在前头。他们让北交所这个"老司机"来操盘,从2017年就开始摸索,到现在已经处置了500多万件涉案财物。具体到虚拟货币这块,他们的流程设计得很细致:先是北交所找专业公司验币,然后在香港的正规交易所卖出,最后把人民币通过银行结汇回来。 不过我有个小担忧:按照报道说的,好像国内的公司直接在香港交易所操作买卖。这会不会踩到"9.24通知"的红线?毕竟国内是明令禁止机构做虚拟货币交易的。这个问题值得商榷,可能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合规安排是我们不知道的。 公安部门的同志说得很形象,他们不是在"闯红灯",而是在装"信号灯"。中国人民大学的杨东教授也持相同观点,他说把币一直冻着风险更大——可能被盗、可能贬值,还可能因为技术问题搞丢。 我完全同意这个看法。去年北京顺义处置的那7000多个币(虽然没说是什么币种)就是个很好的示范。其实我觉得流程可以更简单点,不一定非得通过北交所,公安直接找合规的处置公司也行,关键是机制要透明。 有位警官的话让我印象深刻,他说要把处置工作"放到桌面上"。言下之意,现在可能还有些操作是在"桌面下"进行的。不过好消息是,从最高法到最高检,都在研究这个问题。业内还有传闻说其他部委也在调研,如果属实的话,说不定很快就会有全国统一的操作规范出台。 作为一个从业者,我真心希望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能早日规范化。这不仅能保护当事人的权益,对行业发展也是个积极的信号。毕竟,一个成熟的市场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保障。法院判了,币怎么办?
北京模式的探索与担忧
专家怎么看这件事?
展望未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资深分析师李隆:比特币以太坊11月22日行情全解析
- 神秘巨鲸狂揽5290万枚狗狗币,市场流动性正在悄然收紧?
- 以太坊崛起:华尔街为何钟情这条金融新动脉?
- 机构疯狂扫货以太坊!410万枚ETH被这69家巨头收入囊中,牛市真的要来了?
- 11月25日比特币早盘观察:震荡行情下的交易策略
- 币圈投资必看:8.22比特币以太坊走势全解析
- 稳定币的十字路口:当野孩子开始穿西装打领带
- 币圈九月狂欢季:抄底还是逃顶?这些机会你得知道
- Ronin的华丽转身:从游戏侧链到以太坊L2的逆袭之路
- XRP惊现巨鲸异动: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价格博弈正在上演
- 加密市场惊现过山车行情:DOGE失守阵地,山寨币危机四伏?
- MetaMask杀入稳定币战场:mUSD能否颠覆行业格局?
- 加密市场的隐形助推器:四个被低估的增长引擎
- 稳定币江湖风云:美元独霸时代或将终结?
- 以太坊暴涨后的暴跌内幕: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震荡?
- 欧洲的数字货币危机:当欧元遇上区块链,谁主沉浮?
- 中东战火点燃金融市场:黄金飙升而比特币为何按兵不动?
- 比特币横盘之谜:蓄势待发还是强弩之末?以太坊狂欢还能持续多久
- 币安何以在2025年加密大战中一骑绝尘?深度解析交易所生存法则
- 以太坊90万ETH大解质押:市场警报还是成长必经之路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