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要闻 >>正文
T可偷走小心的U伪在被这种装大你能正师
要闻64312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在Telegram等社交平台上,出现了一种让人防不胜防的新型骗局,让我这个见多识广的老韭菜都捏了把冷汗。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:骗子会先假装成场外交易的买家或卖家,在正式交易前突然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请求:"兄弟,为了安全起见,你先转0.1个USDT过来,我帮你查查地址有没有问题。"听着挺靠谱是不是?但接下来才是关键——他们会给你一个所谓的"公链地址",特别强调必须要在钱包浏览器里手动输入。等你傻乎... ...
最近在Telegram等社交平台上,出现了一种让人防不胜防的新型骗局,让我这个见多识广的老韭菜都捏了把冷汗。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:骗子会先假装成场外交易的买家或卖家,在正式交易前突然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请求:"兄弟,为了安全起见,你先转0.1个USDT过来,我帮你查查地址有没有问题。"
听着挺靠谱是不是?但接下来才是关键——他们会给你一个所谓的"公链地址",特别强调必须要在钱包浏览器里手动输入。等你傻乎乎地照做之后,好家伙,账户里的所有代币直接清零!我这几天就遇到一个倒霉蛋,一下子就损失了27万多USDT,心疼得我直跺脚。
骗子的"障眼法"大揭秘
经过深入分析,我们发现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地址错误造成的误转。那个所谓的"公链地址",其实是个精心伪装的钓鱼网站!0x2e16edc742de42c2d3425ef249045c5c.in这个地址乍看很正常,但细看就会发现几个致命破绽:
首先,TRON链的地址怎么会是0x开头的?其次,最后那个.in后缀彻底暴露了它的真面目——这根本不是区块链地址,而是个刚注册一个月不到的钓鱼网站!更可怕的是,骗子在这个页面上设置了智能合约交互陷阱,只要你点击确认,就等于亲手把代币的转账权限送给了骗子。
血淋淋的教训
我追踪了一下这个骗子的钱包地址(TYiMfUX...),发现已经有多个受害者上当了。其中有个地址就收到了超过3800USDT的赃款,而这些钱最后都会被转到TLdHGHB...这个洗钱地址。说实话,看着这些转账记录,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——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啊!
给大家的忠告
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熊牛转换的老韭菜,我必须提醒各位:区块链的世界虽然自由,但也危机四伏。在进行任何转账前,一定要像检查钞票真伪一样仔细核对地址!我建议大家:
1. 使用MistTrack等工具先查查目标地址的风险评分
2. 永远不要在未经核实的网页上进行合约授权
3. 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停止操作,宁可错过也不能错转
如果不幸中招,也别太慌张。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团队寻求帮助(比如慢雾的安全团队),他们或许能帮你挽回部分损失。记住了,在这个行业里,多一分谨慎就少一分风险。千万别让自己的血汗钱,成了骗子的年终奖!
Tags:
下一篇:一、金融大佬们的真香定律
相关文章
比特币或将告别五位数时代?今晚这5篇深度分析不容错过
要闻谁能想到,曾经饱受质疑的以太坊如今正上演着华丽逆袭。从年初跌破1400美元的低谷,到如今强势突破4200美元大关,ETH/BTC汇率更是实现翻倍增长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,我不得不说,这场逆袭来得如此迅猛又理所当然。毕竟,以太坊生态的蓬勃发展和DeFi应用的持续创新,为这场价值重估提供了坚实支撑。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质疑声中杀出重围记得四月份那会儿,市场对以太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。那时ET... ...
【要闻】
阅读更多Web3真的非要跟区块链绑死吗?值得深思的行业迷思
要闻每次聊到web3,大家条件反射就会蹦出"去中心化"这个词,然后顺理成章地把区块链技术往这个话题上套。说真的,这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一种思维定式了。我这些年参加各种web3论坛和会议,发现90%的讨论都在围绕着"区块链怎么支持web3"打转。但我觉得,咱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思考了?区块链≠去中心化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,区块链确实是个好东西,但它本质上就是个数字账本系统。回想2008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时候... ...
【要闻】
阅读更多从穿孔卡到区块链:一位老IT人的加密货币观察
要闻说起科技进步的轨迹,我父亲这个老IT人绝对有发言权。1979年他在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时,整天面对的可不是现在的触屏电脑,而是成摞的穿孔卡片。那时候连互联网这个概念都还没成形,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会发展成现在这样?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史记得有次和父亲闲聊,他回忆起80年代中期之前,根本没有"互联网"这个统一的说法。那时候更像是诸侯割据——银行有自己的网络系统,高校搞自己的教育网,企业则在搭建内部网络。直到后... ...
【要闻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