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人深她为头姐学让的投技投在科资第资哲一线何仍活跃岁的思
说实话,我对方舟投资创始人Cathie Wood(俗称木头姐)的看法一直很矛盾。就在前几天读了CoinDesk对她的专访后(文末有中文版链接),这种矛盾感更强烈了。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,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动不动就预测短期价格的言论。"比特币年底必破15万"、"明年以太坊将突破新高"...这些话在我看来不仅不负责任,简直就是误导投资者。偏偏木头姐就特别爱发表这类观点。 但让我不得不服气的是,这位70岁的女士对科技趋势的判断实在精准得可怕。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哪些技术会在未来5-10年颠覆行业。读完她的专访,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她能在这个年轻人扎堆的领域保持如此影响力。 访谈中最打动我的是她讲述大学时期的故事。"我当时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尝试了工程、教育、地质等所有学科,"她笑着说,"直到大二最后一学期才选了经济学课——完全是因为我爸特别希望我学这个。" 结果呢?这次"被迫"的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。经济学让她找到了真正的热情所在。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:曾经以为很爱编程,结果发现只是贪图程序员的薪水。后来尝试做培训、开网店、甚至卖保险,全都半途而废——因为根本提不起兴趣。 直到遇见加密货币,我才明白什么叫"热爱"。现在每天研究区块链技术就像年轻时打游戏一样上瘾。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:在这个行业里,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。 木头姐在访谈中提出的一个观点特别引人深思:"未来的AI助手将自主决策并协同工作,这需要智能合约作为底层支撑。" 说白了就是AI代理之间要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来完成交互。这个观点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!目前市面上所有"AI+区块链"项目中,只有Virtual通过ACP协议在认真推进这个方向。虽然项目进展缓慢,但我一直对它抱有希望——毕竟这才是真正有想象力的赛道。 谈到公链竞争时,木头姐的见解同样一针见血:"尽管Solana市场表现更抢眼,但Coinbase、Robinhood等机构仍选择以太坊作为Layer2底层。" 这个观察太精准了!作为长期跟踪公链发展的研究者,我早就发现以太坊在机构心中的特殊地位。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效率更高的Solana没能取代以太坊——答案很简单:对于基础层来说,安全和去中心化永远比速度重要。要追求效率?请去二层网络。 说实话,看到70岁的木头姐还能保持如此敏锐的行业洞察力,我这个80后都感到汗颜。她在专访中展现出的热情和专注,值得我们每个从业者学习。 参考链接:https://www.chaincatcher.com/article/2198079人生转折点:找到真正的热爱
AI+区块链:下一个爆发点
以太坊vs Solana:机构的选择说明一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迎来黄金时代:三大引擎或将推动价格突破19万美元大关
- BRC-20代币集体跳水背后:Ordinals交易热潮暗藏的博弈
- ChatGPT之父奥特曼被炒鱿鱼:科技圈大地震早有端倪
- 牛市与熊市:一场金融市场的情感过山车
- ETH能否上演逆袭神话?业内大佬们的真实想法
- 加密货币市场晨报:监管动态与行业变革
- Viction生态迎来重磅升级:NFTScan浏览器正式开放
- NFT市场的寒冬与新生:当ERC-6551点燃创新火种
- 0822市场观察:比特币进入关键抉择期,鸽鹰之争牵动投资者神经
- 韩国炒币热:当泡菜溢价遇上全民暴富梦
- 香港反洗钱指南:这些关键问题你必须了解
- BITC:超越DeFi的Web3.0创业新范式
- 市场观察: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
- 山寨币陷阱防不胜防?老司机教你见招拆招
- 麦当劳重金加码中国:一个汉堡帝国的新战略布局
- 区块链扩展之争:以太坊与Solana的价值碰撞
- 区块链早报:2025年8月13日市场风云
- FansHood Alpha版震撼来袭:重新定义社交媒体的未来
- 当区块链遇上AI:一场改变人类文明的技术联姻
- 当区块链遇上信托:KoinWorks如何用技术重新定义财富管理
- 搜索
-